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專業層次:專升本 專業代碼: 080201

一、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較好的社會科學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在機械工程領域及相關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機械制造、生產組織和管理等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人才。
二、 培養要求
依據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以下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
(1)具備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道德。
(2)掌握較扎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基礎知識,能夠上述知識用于解決機械學科中較復雜工程問題。
(3)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設計、計算、檢測、控制和自動化等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的機械設計方法、機械制造工藝、檢測與控制技術等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及相關領域涉及到的技術標準、設計規范;了解機械工程的前沿及發展趨勢;能夠通過文獻研究并結合專業知識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并得出有效結論。
(4)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有追求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具有綜合運用理論和技術手段設計機械工程領域中的機構裝備工藝程序等,設計過程能夠綜合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倫理等制約因素;具有機電產品的研制、開發、制造、設備控制、生產組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 主要課程
機械設計(含課程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傳感檢測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工程學,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機床電氣控制,機械創新設計,Solidworks高級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器人技術,汽車構造,機械制造工藝學(含課程設計)等。
四、 專業特色
本專業定位于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體現和突出在職從業人員更新知識、增強技能、不斷學習提高的專業實踐實際需要而制定。課程設置體現了實用性、實踐性、時效性,突出實用性、技能性;同時符合機械工程專業規范,體現機械工程領域學科最新進展,課程有針對性、有吸引力。
五、畢業最低學分、學制與修學年限、授予學位
最低學分:100
學制:2.5年
修業年限:2.5年~5年
學位授予條件:符合學位授予條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鄭州大學現代遠程教育指導性教學計劃
專業: 機械工程 層次: 專升本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應修學分 |
必 修課 |
公 共 基 礎 課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3 |
√ |
|
|
|
|
23 |
大學英語I |
4 |
√ |
|
|
|
|
大學英語II |
4 |
|
√ |
|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5 |
√ |
|
|
|
|
網上學習導論 |
2 |
√ |
|
|
|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
5 |
√ |
|
|
|
|
專 業 基 礎 課 |
機械設計(含課程設計) |
6 |
|
√ |
|
|
|
31 |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 |
5 |
√ |
|
|
|
|
液壓與氣壓傳動 |
5 |
|
√ |
|
|
|
傳感檢測應用技術 |
5 |
|
|
√ |
|
|
Solidworks高級設計 |
5 |
√ |
|
|
|
|
汽車構造 |
5 |
|
|
√ |
|
|
專 業 課 |
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 |
5 |
|
|
|
√ |
|
32 |
機械創新設計 |
5 |
|
|
√ |
|
|
機械制造工藝學(含課程設計) |
6 |
|
|
|
√ |
|
機械制造工程學 |
6 |
|
√ |
|
|
|
機床電氣控制 |
5 |
|
|
√ |
|
|
機器人技術 |
5 |
|
|
|
√ |
|
畢業實踐 |
10 |
|
|
|
|
√ |
10 |
先進制造技術 |
2 |
|
√ |
|
|
|
4 |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
2 |
|
|
√ |
|
|
畢業應修總學分 |
100 |